十二年级

十二年级代数简介复数


De Moivre 定理


De Moivre 定理是复数理论中的核心部分,以法国数学家 Abraham de Moivre 的名字命名。它在理解复数的幂和根时特别有用。让我们通过简单的语言、文本示例和引人入胜的视觉解释一步步了解这个主题。

复数

要了解 De Moivre 定理,我们首先需要讨论复数。复数是一种具有两个部分的数字:一个实部和一个虚部。通常,复数写为:

z = a + bi

这里:

  • a 是实部。
  • b 是虚部。
  • i 是一个具有 i2 = -1 性质的虚单位。

复数的极坐标形式

现在,复数也可以用极坐标形式表示,该形式强调角度和模长。复数的极坐标形式表示为:

z = r(cos(θ) + i sin(θ))

其中:

  • r 是复数的模(或者绝对值),通过 r = √(a2 + b2) 计算。
  • θ 是角度,通常用弧度表示。

De Moivre 定理简介

De Moivre 定理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极坐标形式复数的幂和根。定理指出:

(r(cos(θ) + i sin(θ)))n = rn (cos(nθ) + i sin(nθ))

这里:

  • n 是任何实数。
  • cossin 函数涉及三角关系。

视觉示例

让我们来可视化这个概念。假设我们有一个复数 z = 1 + i。首先,我们将其转换为极坐标形式:

模长: r = √(12 + 12) = √2
参数: θ = tan-1(1/1) = π/4 弧度
z = 1 + i R θ = π/4

现在,如果我们想用 De Moivre 定理计算 (1+i)3

z3 = (√2)3 [cos(3θ) + i sin(3θ)] = 2√2 [cos(3π/4) + i sin(3π/4)]

使用 De Moivre 定理计算幂次

让我们练习更多计算。考虑复数 z = 2(cos π/6 + i sin π/6) 并找到 z4

利用 De Moivre 定理,我们得到:

z4 = 24 [cos(4 * π/6) + i sin(4 * π/6)] = 16 [cos(2π/3) + i sin(2π/3)] = 16 [-1/2 + i √3/2] = -8 + 8√3 i

然而,手动执行这样的计算可能会很麻烦。De Moivre 定理通过仅关注角度和模长来简化复杂性。

使用 De Moivre 定理求复数的根

De Moivre 定理不仅对复数的幂有用,还可用于求根。复数的 n 次根表示为:

z1/n = r1/n [cos((θ + 2kπ)/n) + i sin((θ + 2kπ)/n)]

其中 k 的值从 0n-1,给我们 n 个不同的根。

示例:寻找立方根

让我们找到 z = 8(cos π + i sin π) 的立方根。根据 De Moivre 定理,立方根是:

z1/3 = 81/3 [cos((π + 2kπ)/3) + i sin((π + 2kπ)/3)]

对于 k = 0

z0 = 2 [cos π/3 + i sin π/3] = 2 [1/2 + i √3/2] = 1 + i √3

对于 k = 1

z1 = 2 [cos(π/3 + 2π/3) + i sin(π/3 + 2π/3)] = 2 [-1 + 0i] = -2

对于 k = 2

z2 = 2 [cos(π/3 + 4π/3) + i sin(π/3 + 4π/3)] = 2 [1/2 - i √3/2] = 1 - i √3

立方根是 1 + i √3-21 - i √3

与欧拉公式的关系

De Moivre 定理还可以作为欧拉公式的特例,表示为复数的指数函数:

e = cos(θ) + i sin(θ)

这意味着 De Moivre 定理也可以用欧拉公式重写:

(re)n = rn ei nθ

这允许将复数代数与指数函数结合起来,并统一三角学、指数化和复分析。

结论

De Moivre 定理是有效管理代数中复数的重要工具。它在计算幂和根中的应用使之成为学生和数学家的宝贵资产。通过将复数转换为极坐标形式,定理简化了可能困难的计算。理解这个定理为进一步的数学发现,特别是在三角学、微积分以及其他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
十二年级 → 1.2.5


U
username
0%
完成于 十二年级


评论